一款声称“利用中国移动Wi-Fi管理漏洞”为使用者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的应用近期突然走红。
这款名为“畅无线”的应用,究竟是怎样的运作模式?它真的能为使用者带来实惠和便利吗?它的出现并引发关注说明了什么?
利用资费空间做二次转手
据了解,在“畅无线”这个应用出现后,中国移动从业务、技术、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网排查。结果显示,“未发现未按业务规则执行,或系统安全出现漏洞的情况”。
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称,上述排查结果说明,中国移动的Wi-Fi管理系统本身并没有出现漏洞。
这意味着,唯一被利用的是商业模式。那么,“畅无线”究竟通过怎样手段,实现了所谓的“免费无线上网功能”?
据业内人士分析,“畅无线”这个应用本身并没有太多技术门槛,其提供者购买了中国移动包时长的“随e行”无线宽带(WLAN)电子卡账号,并开发了一个软件。当用户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,“畅无线”的提供者就把这些账号动态地、临时性地分配给用户使用WLAN业务,当一个用户下线后,这个账号就可以被分配给另一个用户来使用。
其中的逻辑是,把一个账号当作一个IP地址,并进行IP地址的动态分配。
这种情况对于运营商来说,是处于“正常收费并提供无线上网业务”的状态;对于用户来说,“畅无线”为其无线上网缴纳了费用,用户无需获取登陆密码;而对于“畅无线”的提供者来说,运营商“包时长”的资费空间,为其做二次转手业务提供了空间。
用户“蹭网”难免受困扰
不需要获取密码,就能够免费使用无线网络,用户必然叫好。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
据业内人士分析,由于“畅无线”的提供者所购买的账号数量是有限的,且用户使用的是动态分配的账号,所以,当大量用户同时使用时,必将出现登陆困难等多种情况。
此外,“畅无线”官方也声称,未来将通过“向用户推送广告”等后向付费的方式获取利润。这意味着,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之后,“畅无线”将开始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用,而用户在免费“蹭网”的同时将不可避免地忍受广告干扰。
如此看来,“畅无线”的运作模式具有较大风险,用户也不可能长期、顺畅地免费“蹭网”。一方面,一旦运营商停止提供这种“包时长”计费的无线上网业务,该应用将宣告结束。另一方面,广告主投入的广告费用,能否支撑这个应用去购买足够数量的上网账号,也很难预测。
更重要的是,业内人士认为,虽然这类应用一开始是免费的,但之后是否会为了利益而内置第三方吸费软件,都难下定论。“利用(运营商)商业模式漏洞的应用还是要慎用,也许你的费用从其它地方出去了。”
运营商Wi-Fi登陆方式复杂
这样一款被业界认为没有太多技术门槛、没有生命力的业务,既然能瞬间引发关注,就说明运营商的Wi-Fi业务还存在不少让使用者不满意或者不熟知的地方。
除了资费,登陆方式的便易性尤为关键。
据了解,用户在使用运营商Wi-Fi业务之前,需购买电子卡或实体卡账号。如果用户购买电子卡账号,需要通过网络选择相应资费套餐并填写手机号码,再通过手机短信获取临时的账号密码。
不少用户认为,这种登录方式过于复杂,因为每次使用这项业务之前都需要输入手机号码,获取临时密码,再通过密码进行认证。如果能够通过手机号码自动判断,而不需要获取密码,则相对便利。
据运营商工作人员介绍,“通过手机号码自动判断、无需密码”的登陆方式目前并不可取,因为如果不进行认证,很难判断用户是否为消费者本人。
不过,目前运营商部分套餐中包含的Wi-Fi业务,有相对简单的一次认证的方式,一次注册、长期使用。也就是说,用户通过一次认证之后,可以获取一个密码并进行密码重置,设置为固定密码。